家庭教育育儿心得体会-简短的育儿心得体会都有哪些了的啊?
简短的育儿心得体会都有哪些了的啊?
家有七岁女儿,平时坚持使用正面管教的育儿理念,有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1、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首先我们父母要做到什么样子,注意父母的榜样引领作用;
2、纠正错误行为前先进行连接;时刻记得,情绪好,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3、错误是学习的绝佳机会,遇到问题关注解决问题,关注从错误中提升。
全职几年的心得体会如下。
1.获得了自我成长,在育儿的道路上从不知所措到成长为一个成熟有历练的妈妈,不管从精神上,身体上,技术上,做饭,讲故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2.孩子的问题折射出大人的问题,每一个孩子当出现问题时,不听过任性。我们要反思自己,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3.和孩子该做父母时,做父母,该做朋友是做朋友,试时的调整我们对孩子的关爱方式,保护他们的独立意识。
4.引导孩子热爱生活,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培养她的兴趣爱好,请静下心来多听听我们的孩子说什么。
育儿的过程,就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一位父母,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1、爱:足够有耐心和方法,不喝奶粉,不吃饭,不拉粑,不睡觉时...研究、学习、实践、改进:可能奶粉口味、上火、奶嘴、奶瓶、水温、喂奶时间,饥饱,浓度;
不吃饭也有喜好、软硬,时间、饥饱,其他辅食、睡眠,情绪;
不拉粑:上火,运动,饮水、辅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不睡觉:是否睡眠充足,过饥过饱,过于兴奋,长牙,肠绞痛,冷热,蚊虫,光线,声音,情绪,有与平常不同的人或环境。
2、言传身教,自我反省,孩子身上是你的影子。
3、尽量母乳,免疫力的吸收有助于预防疾病,加强亲子。
4、尽量父母多些高质量地陪伴孩子,长辈的陪伴、教育也很重要。多让孩子接触人和新环境。
5、尽量全身心地投入,育儿时肯放弃自己的个人时间,不断地学习、投资、成长,既不强求他,也要帮助他做好人生竞争的准备,培养他好的性格和情商,孩子的表现才不会辜负你。
谢谢邀请!
传播最广的一句育儿心得: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对于这句话,我真是有深刻的理解!我家二宝,五个月的时候,就是吃的太多了~积食了,大便酸臭,味道非常大。他一拉粑粑,很远就能闻到!而且口水特别的多,到处滴!
而且积食还造成了内热,烤着他娇嫩的肺部!所以,那段时间,发烧,咳嗽,肺炎~!全部摊上了!
去医院又是打针又是吃药,折腾了好一段时间!
后来,才发现是积食造成的!于是,立马给他减少食量,拉长喂奶时间!才两三天的时间,他的口水基本就没有了!拉粑粑也不臭了!
从此以后,我们在也不敢多喂了!
所以对我来说,这句育儿心得,还是很有用处的!有智慧的心得!
我的育儿心得有几点:
1、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耐心。
2、大人自己首先要做榜样。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不断学习陪同孩子一起。
5、多些亲子户外活动。
6、给孩子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7、与孩子多交流沟通。
8、多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
9、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
10、不对孩子发脾气、辱骂等语言行为。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良好心态。
糖耐检查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我现在已经怀孕20周了,是否过了时间了?
糖耐量检查也对时间有所要求,孕早期空腹血糖正常的准妈妈,建议在怀孕24—28周进行75g正规糖耐量试验,监测空腹及喝糖后1小时及2小时的血糖水平。
若3项中任何1项达到或超过限定值,即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分别为:5.1mmol/L、10.0mmol/L、8.5mmol/L,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糖耐量的检查对于各位准妈妈和宝宝们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各位准妈妈要重视糖耐量的检查,并且要留意糖耐量检查的最佳时间。
注意事项:
1、进行试验前3天正常饮食,不需要控制饮食。在试验前3天,进食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食)不可少于150克。若受试者故意减少主食量,就会使化验结果不准确,导致诊断错误。
2、应适当运动,切忌运动过量,保持情绪稳定:试验前3天应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但试验前剧烈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升高。如感染、创伤、情绪剧烈波动等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糖耐量检测结果。
3、一定要空腹:做糖耐量试验时准妈妈必须空腹8~14小时,这才能真正反映空腹血糖水平。比如,如果你是早上8点钟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最好从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不要再进食,可以饮水,但不可喝茶或咖啡。第一次空腹时的血液抽样被用来检测血液中的含糖水平,称为基础测试。
4、试验中不可进食:试验中不能吸烟、饮食以及喝水,可稍作走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还有,受试准妈妈不必紧张,不要为多次采血引起情绪波动,应尽力配合医务人员采好每一次血样。
5、特殊情况:若在检查期间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晕厥等症状时,要停止试验。若以上症状是在服糖后3-4小时出现,应考虑为反应性低血糖,要立刻取血测血糖,并让患者进食。
本头条号专注于备孕、怀孕、育儿体会与经验,陆续发表文章及问答,欢迎关注我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