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批育儿假合法吗-北京有育儿假公司不给怎么办?
北京有育儿假公司不给怎么办?
育儿假不给的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解决办法:
首先,内部沟通,可能公司的综合部还没有接到北京市的最新通知,还不了解政策,这时可以和她们说一下;
第二种情况就是,公司知道这个政策但是就不给你休,那他就是违反劳动法,可以去工会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最后,这种公司福利也不咋样,问题解决了,过段时间就想想别的出路吧
深圳育儿假公司不给休怎么办?
如果深圳育儿假公司不给休,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查看劳动法规定:检查深圳市的劳动法规定,了解自己的权益,以及雇主应该提供的假期政策,包括育儿假。
2.与雇主沟通:与雇主直接沟通,说明自己对育儿假的需求,并请求合理安排。
3.查看劳动合同:仔细阅读个人劳动合同是否涉及育儿假的问题,并强调此项权益。
4.寻求法律支持:如果基于法律规定,您拥有育儿假的权益,但公司仍拒绝提供,您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提起申诉,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5.寻找证据:如果需要采取法律措施,确保您拥有充分的证据,包括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短信记录等,以支持您的诉求。
6.寻求帮助:如果您是某个工会的成员,可以联系工会寻求帮助,他们可能能够为您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建议可能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建议您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法律规定和公司政策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
单位不给请育儿假处理方式有以下:
1、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部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2、当事人可以找律师维权;
3、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以向卫健委和执法局反映。
2021年的育儿假必须让员工休吗?
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结婚、生育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增加婚假十五日(婚假);增加产假九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三十日;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给予夫妻双方每年各十日共同育儿假,以上假期基本都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育儿假是国家规定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5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如上海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3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
女职工生育的,其配偶可以休护理假。各地规定和时间不一,有的叫育儿假,有的叫看护假,有的叫晚育护理假,包括晚育奖励,最短1天最长5天,具体参照所在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包括《市/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
上海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3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3天。
在北京工作的可以享受育儿假吗?
可以
11月26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条例取消了限制生育的措施,明确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女方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的延长生育假由三十天增加至六十天。同时,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可享受五个工作日的育儿假。
官方回应「建议提供1-3年可自愿申请的无薪育儿假」,称「实施条件尚不成熟」,如何看待这一建议?
经济主体,一般都是存在趋利避害倾向的。
建议提供1~3年可自愿申请的无薪育儿假。这种建议存在的问题很大。
第一,企业用工成本问题。
我们光说无薪育儿假,但是企业和职工只要有用工关系,按照法律的规定,职工就必须参加五险一金。
山东省2022年的缴费基数下限,社保是3980元,住房公积金是最低工资标准,比如青岛市是2100元。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负担部分比例会在25%到28%左右。
按照25%点几计算,用人单位即使选择最低社保缴费一个月也需要负担1000元左右。
这实际上还没有考虑职工本人承担的部分。
这还没有包括住房公积金呢,即使按照最低5%的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最低基数,差不多三年也需要四五千元。
所以,如果说请三年育儿假,用人单位需要负担的成本就需要达到4万元。
这样的成本对于大企业还好说,对于私营个体单位呢?202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为1.7亿元,而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却高达2.9亿人。
第二,企业用工安排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生育主要还是员工自主的事情,是不太好控制的。像一个员工从怀孕开始,用人单位就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生育之后还有一年的哺乳假。哺乳假结束之后再给予1~3年的育儿假期。一个孩子,最长五年的时间。
尤其是育儿家还是职工本人主动申请的,跟病假的情况差不多。这跟企业的带薪年休假、富余职工安置并不一样。这些的假期基本上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安排的。一旦请假的人多了,企业的生产组织就难以正常进行。
像一些超市卖场,女同事比较多怎么办?一个孩子休五年,两个孩子休十年,三个孩子休十五年。这样女性还要不要工作了?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单位在招用职工时,肯定会考虑尽量不招用育龄期的人群。
如果真要实施无薪育儿假,最优解是无薪育儿假期间全部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由政府安排生育基金予以补贴。但说实话,对于财政压力来说也是挺大的,尤其是还会导致大量女性劳动力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规模,这一点也是需要考虑到。
所以说,1~3年育儿假的政策确实实施条件还没有成熟,但相信未来会有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