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假 江苏-育儿假是带薪假?
育儿假是带薪假?
父母育儿假指有孩子的职工不分性别均可享受的假期,可以由劳动者较为灵活地使用,满足在职职工照顾年幼子女的需求,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2018年,36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有24个有带薪父母假,大部分国家这一制度由劳动部门主导,将其视为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也有部分国家由负责家庭和社会事务部门主导,将其视为家庭支持政策的一部分,但无论政策如何设计,其目标都是保障劳动者能够更好兼顾工作和家庭照料。
11月29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次《条例》特别增加育儿假的有关条款,明确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用人单位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十日的育儿假。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可享受婚假十日。
报道中的产假,婚假,育儿假均指带薪假。
育儿假算法定假日么?
育儿假不算法定节假日。中国法定节假日元旦、清明、劳动节、端午、中秋各一天,国庆、春节各三天,总计十一天法定假日。
育儿假是欧洲一些国家的福利政策,在我国还处于试推行阶段,希望能够尽快落实,这对于将要生育子女的职场工作人员,那就真是福音了。
继江苏之后,宁夏再次立法设定共同育儿假,每年十天假期,推行阻力有多大?大家怎么看?
9月2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高票通过。
这是宁夏首部省级制定颁布的全面系统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条例,将于201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宁夏在修订《条例》过程中,创新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育有子女的夫妻,在子女零至三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十天共同育儿假”。
关于共同育儿假,宁夏的条例并非首创,早在18年,江苏已将共同育儿假首次入法。
2018年,江苏省制定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首次提出男性共同育儿假这一名词。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男方在女方产假期间享有15天的护理假,而共同育儿假是在这15天的护理假之外,又增加的假期。“鼓励用人单位在女方产假期间安排男方享受不少于5天的共同育儿假”。
共同育儿假,在我国尚属新名词,但是在国外,早已有不少国家,拥有健全法律制度,保障父母们享受育儿假福利。
俄罗斯:男性育儿假与女性相同,最长可至孩子3周岁。
俄罗斯的爸爸们,可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根据俄罗斯劳动法规定,俄罗斯男性可合法享受照顾孩子直至3周岁的合法假期,用人单位要保留员工原先的工作岗位,并计算工龄。
然而,大多数俄罗斯男性员工,只会申请3个月左右的假期。因为国家支付男性照顾孩子的补助,并不是休假期限的3年,而是截止到孩子1岁半。
在这1年半的时间里,父亲每个月可获得平均工资4成的补助。如果是照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补助数目相加。
澳大利亚:领养孩子,照样可休2周带薪育儿假
根据澳大利亚劳动法规定:男性员工,当他的的配偶或伴侣即将生孩子,或者刚领养了一个未满16周岁的儿童,而且他已经为雇主工作超过12个月,有权向澳大利亚政府申领2周的爸爸或伴侣育儿假补贴。
此外,休完所有带薪假期后,如家庭有特殊需要,男性最长可申请延长12个月不带薪育儿假期,夫妻或配偶双方共同申请的假期长度不得超过24个月。
如果孩子爸爸在休假期间的工作岗位被别人取代了,当他重返工作时,有权要求雇主必须安排类似的岗位并维持原有的薪资。
德国:可单休12个月,或双休7个月
根据德国孕产妇保护法,妇女在产前6周和产后8周可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在家里休息,如果产儿体重低于2500克或者是多胞胎,产后假可延长到12个月。
在德国,妇女一次最长可休18周的产假,公休假以及周末和其他节假日不算在内。产假期满后还可以享受12个月-14个月的育儿假,在家里照顾孩子。休假期间工作岗位必须予以保留,受法律保护。而且每月可以从国家得到纯工资67%左右的生活费。
与产假不同,孩子的父母都可以享受育儿假,可以由男方或者女方单独休12个月,也可以同时在家里休7个月。根据需要,育儿假的总长度可以延长到24个月。
除此之外,德国还在2015年颁布实施了亲属护理资助草案。根据该草案,所有从业者都可以享受10天的紧急护理假。
休假期间的工资将由护理保险按照正常水平的67%发放。这10天的时间可以用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以及亲属包括生病的孩子、待产的妻子等。
上海 育儿假 鼓励还是强制?
关于育儿假,按照《条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在其子女年满三周岁之前,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五天。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在实际执行中,育儿假按照生育的子女数量计算天数。每年的育儿假原则上应在当年使用,可以连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
据悉,上海鼓励用人单位采取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措施,支持家庭生育、养育。
上海将构建新型婚育文化,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新风尚。按照《条例》规定,上海将抓紧修订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完善“出生一件事”联办;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开展生育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上海将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条例》明确规定:综合多种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上海的相关部门将大力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提供多种形式的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条例》明确规定了对于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公民的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措施。上海对于“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继续实施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落实好独生子女父母年老退休时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计生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等奖励扶助规定。特别是要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建立健全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当日表示,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对于推动调控人口数量,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